- 第1集
- 第2集
- 第5集
- 第4集
- 第9集
- 第11集
- 第13集
- 第15集
- 第二天,曹操不顧狂雨般的箭石,親臨城下,揮劍助戰(zhàn),三軍士氣大振!……日落之前,曹軍終于攻克了堅城壽春。“仲氏皇帝”袁術僅率數(shù)十親隨棄城亡命。曹操大捷!……第18集
- 第10集
- 第21集
- 第12集
- 第25集
- 第14集
- 第29集
- 第16集
- 第17集
- 第18集
- 第37集
- 第20集
- 第41集
- 第22集
- 第45集
- 第24集
- 第49集
- 第26集
- 第53集
- 第28集
- 第57集
- 第30集
- 第61集
- 第32集
- 第65集
- 第34集
- 第69集
- 第36集
- 第73集
- 第38集
- 第77集
- 第40集
- 第81集
- 第42集
- 第85集
- 第44集
- 第89集
- 第46集
- 第93集
- 第48集
- 第50集
- 第52集
- 第54集
- 第56集
- 第58集
- 第60集
- 第62集
- 第64集
- 第66集
- 第68集
- 第70集
- 第72集
- 第74集
- 第76集
- 第78集
- 第80集
- 第82集
- 第84集
- 第86集
- 第88集
- 第90集
- 第92集
- 第94集
高斯福莊園[電影解說]第46集劇情
第46集
聽到曹軍后撤的消息,擔架上的
此時的蜀營里,病榻上的諸葛亮正在部署追兵:一支往歧山,一支去斜谷。眾將不解:魏兵退時不乘勝追趕,而今走遠,卻又要追去祁山……諸葛亮說:司馬懿善于用兵,撤退時肯定部署了伏兵,當時追趕就中了埋伏……
這天夜半,司馬懿換便裝巡視各營。在某帳外,他聽到將軍們正大發(fā)怨聲:說好了撤兵的,非要打賭,把幾十萬弟兄們撂在雨地里,這不是耍戲我們嗎?我要是曹大都督,就和那老兒賭腦袋!……司馬懿不動聲色返回帳中,將殘菜剩菜端出,一個人慢慢品酒,良久才吩咐一句:升帳,把將領們都找來。
將領們進帳立于兩側(cè)。司馬懿依然慢吞吞地品酒:有人怨聲大發(fā),說我男人女相,一出娘胎就被閹割了,恨不得讓曹大都督砍我腦袋。此公是條好漢,請現(xiàn)身讓各位瞻仰一下。
眾將皆默,眼光都暗望那位醉酒的李將軍。司馬懿長嘆,朝廷養(yǎng)兵千日,用在一時,現(xiàn)在兩軍就要交戰(zhàn),為將者怎可以懈怠軍心?你以為我是和曹大將軍賭賽嗎?錯了!我料定諸葛亮的追兵一定會來,那時才是你們陣前立功的良機……司馬懿看著偏將李安平靜地說:李將軍,我倆賭這顆腦袋,好么?
眾將驚駭,都喝李安跪下!李安神情倔強:賭就賭!你輸了怎么辦?司馬懿說:今天是第七天,諸葛亮的追兵三天后還不到的話,老朽這顆頭顱就是將軍的試刀之物。如果追兵到了……話未盡,哨騎闖帳報告:蜀軍十幾萬大軍又殺出祁山!司馬懿微笑:我僥幸贏了,玉帶一條,寶馬一匹,外加人頭一個。司馬懿立刻點將應敵……最后帳中只剩下李安。他撲地跑下,舉劍請司馬懿砍頭。司馬懿說,剛才我還沒說完――如果追兵到了,你需替我身先士卒、力斬三十騎!李安大為感動,重叩之后,拔劍上陣!
魏延、陳式奉命奔襲箕谷,參軍鄧芝從后面趕來,傳達諸葛亮指令:兵出箕谷,要小心伏兵,不可輕進。陳式哂笑:丞相疑心太重,魏兵連遭大雨,急著往回趕,哪里會有埋伏?魏延說:丞相病糊涂了,一會說進兵,一會讓我們小心埋伏,這叫軍令不明啊。陳式說:我先帶五千軍,到祁山下寨,看丞相知道了怎么說?
陳式引兵不過數(shù)里,突然一聲炮響,魏兵從山谷里沖殺出來,李安惡虎般揮劍沖殺……
在無邊無際的殺聲中,司馬昭進入大帳,提醒正在觀書的司馬懿:看蜀軍數(shù)量,并無全來,曹真很可能遭致蜀兵的偷襲……司馬懿沉默。司馬昭再道:曹真乃皇親大都督,萬一有失?……司馬懿這才恨聲:我們此刻百臨大敵,能夠分出援軍么?愚兒啊,你還不明白么?曹真不死,為父永難掌兵,司馬家族永無出頭之日!司馬昭驚呆,終于發(fā)現(xiàn)了父親隱秘心思,他希望借蜀軍之手殺了曹真,之后他再火速赴援,不至于遭到見死不救的責難。這夜,司馬懿輾轉(zhuǎn)不眠。連續(xù)派出三路哨馬,打探斜谷方向的消息。踱步營地,月光拉長長沉重的影子。直到最后一路探馬來報:蜀軍已經(jīng)將斜谷的魏兵團團圍住,曹真下落不明,司馬懿才發(fā)令增援斜谷……
斜谷中,兵敗奔逃的曹真處于絕境,司馬懿在萬急中領兵趕到,救了奄奄一息的大都督曹真,擊退蜀軍。
帳中,司馬懿好言安慰重傷臥床的曹真,曹真羞愧萬分,傾誠拜服了,他說:我過去只知仲達智謀超人,不相信你是忠義之士。今日才知,魏國有足下,天子之幸,家國之幸!……
司馬懿出帳后,正遇到幾個被諸葛亮放回的俘虜,并帶回諸葛亮親筆書信。司馬懿看信后,令一個文臣呈給曹真,并囑道:大都督有病,小心別氣著他……這位文臣心領神會,他進帳俯身對曹真說:諸葛亮讓俘虜捎給您一封信,請都督示下。曹真說:念!文臣就大聲念道:漢丞相、武鄉(xiāng)侯諸葛亮亮,致書于大司馬曹子丹之前……
帳外,司馬懿對司馬昭笑說:兒啊,我們怕要舉喪了……司馬昭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再想問時,司馬懿已揚長而去。
曹真帳里,文臣高聲:蜀漢天威所至,都督心崩而膽裂,如鼠逃竄。名為皇親,實為司馬懿掌中玩物,帳下犬馬!有何面目回見關中父老……曹真一把搶過信,看了幾眼,氣得噴出濃血,倒地而亡。
曹真棺柩置于兵車上,司馬懿召集三軍將領,于營中舉行盛大喪禮。司馬懿身著孝服,扶棺而泣,神情悲痛至極:子丹啊,我來送你上路了。我知道你飲恨而死,死不瞑目。來日交戰(zhàn),我率三軍將士為你復仇……
司馬懿悲情感染了眾將,一個將領將他扶起:都督不要太過悲傷……司馬懿拭去淚水,獨白:諸葛亮,你替我除掉了一個禍患,以報當初空城計我沒殺你之恩,多謝了……
司禮官一聲吆喝,裝著棺柩的兵車緩緩上路。
洛陽城外,曹睿率百官迎接曹真棺車。曹睿詔令:司馬懿接替曹真為統(tǒng)軍大都督,并加授大司馬、遷文武淵閣大學士。至此,司馬懿在與天敵諸葛亮殊死相爭中,終于成為實際上的當朝宰相,掌握了軍政大權……回到府中的司馬懿警告兒子們,不能有絲毫驕逸,魏蜀之間真正的決戰(zhàn)才剛剛開始?,F(xiàn)在,他必須盡快一場勝利來回報曹睿與眾臣的渴望之心。
蜀軍大帳,剛剛病愈的諸葛亮接到司馬懿差人送來的戰(zhàn)書。諸葛亮對使者微笑:回稟大都督,來日就可決戰(zhàn)。使者走后,諸葛亮授計姜維、關興……
黎明時分,魏軍浩蕩進發(fā),祁山蜀兵也傾巢而出,雙方大軍在平原布陣。這是諸葛亮和司馬懿首次對陣,規(guī)模浩大,頗具儀式感。雙方各有GONG-JIAN手于陣角拉NU張弓,以此固陣,以此示威。接著是“陣吼”,類似動物決斗前發(fā)出的鳴吼。再接著雙方擂鼓示威,一通鼓旌旗搖動,二通鼓雙方先鋒大將拍馬立于陣前,待三通鼓響,諸葛亮坐四輪小車,于陣中徐徐而出;魏軍這邊閃開一條通道,司馬懿在眾將簇擁下亮相陣前。這也是兩人首次見面,開始唇槍舌箭。司馬懿微笑:我主上繼堯舜,雄據(jù)中原,百萬雄兵橫掃六合,一統(tǒng)天下。足下本是臥龍岡下一耕夫,乘亂而出……諸葛亮斥:蜀主乃是天皇帝胄,我受托孤之命,舉天兵伐曹賊。你司馬之祖也是漢朝臣民,世代竊食漢祿……兩人口戰(zhàn)未畢,開始交戰(zhàn)。司馬懿問諸葛亮:你想斗將斗兵?還是斗陣法?諸葛亮說:先斗陣法。你且擺個陣法給我看。司馬懿揮劍一指,魏軍瞬時變陣。司馬懿斥你識此陣么?諸葛亮笑道:此陣名叫“混元一氣陣”,但足下所布,陣尾處尚有欠缺……諸葛亮道出缺所在。司馬懿暗驚,說你擺個陣給我看。諸葛亮將羽扇一搖,金鼓轟響,兵車交織,轉(zhuǎn)換出詭異的八卦陣。司馬懿譏道:俗不可奈!仍然八卦陣嗎,足下十幾年竟無進?諸葛亮說:就算你認得,敢能破我的陣嗎?司馬懿笑:此有何難?……司馬懿點出三員大將,囑咐說:此乃八卦陣,有八門,你們從“生門”打入,出“休門”殺出,再從“開門”殺進,從“死門”沖出,此陣必破。
魏軍戰(zhàn)鼓震天動地,三將各引百騎,沖進八卦陣,左沖右突……突然間,諸葛亮頻搖羽扇,蜀軍陣法大變,竟將三將裹在其中,最后都被生擒。
諸葛亮號令收兵,令三個俘獲的魏將去了繩索,盔甲剝?nèi)?,只穿?nèi)衣短褲歸營。吩咐說:饒你們幾個不死,回去告訴大都督,好好溫習兵書,明日再和我決戰(zhàn)。
司馬懿見三將狼狽之狀,卻突然笑了:看見了吧,這才是孔明真正的戰(zhàn)法――激將。
但眾將卻不堪其辱,紛紛請求出戰(zhàn)。司馬懿沉吟:孔明既然說了明天,那么他稍后必然收軍,我們趁他陣腳動搖,全軍沖殺!
片刻,蜀軍果然鳴金收軍。司馬懿號旗一舉,魏將軍們即率各路兵馬涌水般沖上,與蜀軍殊死相拼。平原大戰(zhàn)就此展開,雙方直殺得血流成河,尸堆如山!……
天黑時分,雙方各令退軍,此戰(zhàn)雙方各折損兩萬人,可謂不勝不敗。
然而當晚帳中,司馬懿卻勉勵眾將:既然不勝不敗,那么對于魏就是勝,對于蜀就是敗!眾將問其故。司馬懿坦言:魏國地域是蜀國五倍,兵馬子民則是其三倍有余。蜀軍又是在魏地作戰(zhàn)。我們能承受損失并隨時補充,蜀軍卻承受不得損失而且難以補充。所以,魏蜀兩國在戰(zhàn)前勝負就已注定,諸葛亮必敗,只是何時敗、敗到什么程度而已……眾將大悟,同時士氣也大振。司馬懿重施故伎,再度嚴令堅守不戰(zhàn)。
沒有多久,蜀軍又只剩下三日糧草了。諸葛亮焦慮萬分,幾次嘆息:當年要是不失荊州就好了,兵馬糧草盡可以直接由荊州進入中原。而如今北伐之艱難,一兵一卒一糧一餉都要通過千里棧道從川中運來,每逢勝利在望時便往往斷了糧草軍需,唉……天意不助我。
諸葛亮正要撤兵,押運糧草的都尉茍安才終于來到營中,而且醉意未消……諸葛亮得知他飲酒誤期后大怒,斥道:軍中以糧為命,而你卻誤了半月軍機的期限!……喝令斬首。長史揚儀苦勸:此人是李嚴的義子,而李嚴負責川中糧草軍需。丞相如果殺了茍安,非但得罪李嚴,今后更不敢有人送糧了。諸葛亮無奈,令免死罪,重杖八十……
茍安當夜逃跑,投奔司馬懿,細說原委。司馬懿得知其人是李嚴的義子,待以上賓,設宴招待,說:我放你回成都,你若按我說的做,日后我保你做魏國的大將……司馬懿讓他回成都散布流言,說諸葛亮居功自傲,目無天子,早晚必借先帝托孤之言,自做成都之主。茍安領命歸川,司馬懿看他消失在夜色里,高興自語:孔明啊,勞你也嘗嘗流言殺人的滋味吧!
茍安回到成都,先密見李嚴……
次日,茍安入朝進見后主,泣訴諸葛亮在軍中如何霸道,如何在陣前與司馬懿款款相述,其部下如何抱怨陛下昏庸,甚至勸諸葛亮遵先帝遺言自立為川中之主!……后主大驚失色,李嚴滿面大怒,喝斥茍安污蔑丞相,造謠生事。并當場喝令武士對茍安施以杖刑,逼他據(jù)實詔供。不料,茍安即使被打得死去活來仍然堅不改口,使得滿朝大臣都將信將疑起來……這時,后主心中再次響起